“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暨喜迎一会一节”系列报道【十二】
合作市全力推进“一会一节”各项筹备工作 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于7月30日在美丽的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草原隆重举行。
合作市作为“一会一节”的主会场,自“一会一节”筹备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市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以“办好大节会·当好东道主”为行动自觉,举全市之力推进“一会一节”各项筹备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 做实布局谋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刚开始的顶层设计和工作体系的合理性,才能使节会办的有声有色。活动开始以来,合作市成立了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全市副县级以上干部任副组长、市直各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成立了一办十四组和场馆建设专项工作组,全面开展各项筹备工作。提出了“12345”筹备思路:即紧扣一个要求,“办好大节会·当好东道主”;做好两个结合 ,文博会和旅游节的有机结合,发展文化旅游和展示扶贫成效的有机结合;围绕三个目标,“国际水准、草原文化、藏区特点”;坚持四个全面,“全市总动员、全民共参与、全域大治理、全线大改造”;力促五个提升,“产业发展大提升、环境整治大提升、市民素质大提升、干部能力大提升、对外形象大提升”。先后召开3次“一会一节”合作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0余次各专项工作组推进会议,召开了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暨“一会一节”筹备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议,全面部署“一会一节”各项筹备工作,相继制定了系列筹备方案,建立了有效运转机制,有力推动了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重协调保障 强化场馆建设
“一会一节”场馆建设项目是甘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是甘南藏区厚重气质、传统风格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典范,是民俗文化融合景观建设的生态工程。为“一会一节”场馆建设顺利推进,合作市成立了场馆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任务推进计划表,分解了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场馆建设手续办理等筹备工作。完成了“一会一节”用地规划调整、主场外围用地红线测量和采购工作,确保了主场馆按期进场并顺利开工建设。同时,拆除了彩儿隆沟16家旅游点、当周沟6家旅游点和原主席台1座。有序推进主席台和帐篷城的建设工作。目前,场馆设施和保障类项目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冲刺攻坚阶段。
从细策划活动 浓缩藏区特色
在一会一节期间,将举办九色香巴拉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活动和“百千万游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暨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启动仪式”文艺演出活动。合作市紧扣“一会一节”主题,融合“一带一路”“三区三州”优秀文化旅游资源,突出藏区特色特点,扎实开展细致的谋划筹划等工作,先后召开17次各级会议进行审查和修改,保证了文艺演出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活动正待节目审查、招投标(已发招标公告,月底才完成招标)、排演等工作。配合州上开展 “喜迎一会一节,绽放甘南风采”锅庄常态展演,从全市范围内抽调1000名锅庄舞演职人员,5月15日开始,每晚在香巴拉主题文化广场开展锅庄舞展演活动。
巩固环境革命 提升城乡面貌
城市如人 ,第一印象是颜值气质。为办好国际性的大节会,合作市结合市情实际,将节会筹办与环境革命相结合,细化了《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暨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合作市环境建设和提升工作118项任务分解表》,共梳理出城市面貌改造提升、城市夜景亮化提升改造、宣传推广及氛围营造、旅游专业村建设等126项重点工作,具体包括当周景区、美仁草原景区、米拉日巴佛阁景区等“点”的改造提升,国道213线、省道306线、合冶公路等“线”的改造提升和3个精品村、9个州级旅游专业村、11个市级旅游专业村、3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等“面”的打造建设提升,着力构建“点—线—面”融合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为世人留下惊艳的羚城印象。目前,所有整治提升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营造节会氛围 迎接八方游客
“一会一节”交由甘南州举办,是甘南州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合作市作为展示甘南形象的“第一窗口”,全力配合省州相关单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义不容辞当好东道主,要突出“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这一特色,积极营造“一会一节” 氛围营造工作,展现羚城崭新形象。紧锣密鼓地对城区桥梁、楼宇及公共区域亮化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更换维修城区果皮箱、花箱、灯箱。在城区出入口、主要路段和重要节点计划安置装置造型、绘制三维墙画、实施生态修复、建设观光田园等正在进行实施。计划拍摄制作反映合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会一节”专题片和形象宣传片,设计制作“一会一节”宣传画册,更新更换城区道旗、灯箱内容。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交通劝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和“一会一节”的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
|